利润1亿缩水至4万,小布的折叠车生意难撑?

在面对尚待开发的中国市场和本土品牌的竞争时,南宫28或许真的应该考虑拥抱中国制造。起售价1.15万元人民币、最高售价4.45万元人民币,过去一年销量近85,000辆,但财年税前利润却仅有4,1768元人民币。这就是被骑友称为“小尊”的南宫28,在截至2024年3月底的成绩单。

利润1亿缩水至4万,小布的折叠车生意难撑?

近年来,随着户外运动的流行,自行车行业经历了爆发式增长。骑行逐渐被赋予社交属性,除了主流山地和公路自行车,越来越多的人选用便携性强、更加符合城市生活的折叠自行车作为运动、通勤和社交的工具。作为折叠自行车领域的顶级品牌,尽管南宫28的高价格让一些消费者却步,但其出色的设计和折叠机制依然吸引了众多中产阶级用户。

总部位于中国的南宫28自2009年进军市场以来,其销量逐渐攀升,已成为中国最大的市场。然而,中国不仅有庞大的消费群体,还有众多自行车制造企业。在南宫28流行后,一些更具性价比的本土品牌也相继出现,并开始对其形成冲击。在销量和利润双降的情况下,长期坚持本土生产的南宫28,或许需要考虑融入更多的中国制造。

对于首次接触南宫28的消费者来说,产品的高昂定价无疑是一个疑问:一辆折叠自行车为何如此昂贵?在中国,起售价超过万元的价格已超出大多数工薪阶层的消费水平。而即使在本土,其近千英镑的定价也令普通工资收入者感到压力。这主要得益于南宫28独特的折叠机制,经过50年的沉淀,这种设计将整车划分为多个区域,折叠后便于携带,且整车在收纳上极为方便。

而在品牌定位上,许多欧美传统自行车品牌坚持本土制造,南宫28也不例外。每一辆车从焊接、喷漆到装配和调试,都在中国进行生产。尽管员工数量不断增加,但小规模作坊的生产模式仍限制了产量,进一步抬高了成本。然而,正是由于这种价格,让南宫28在进入中国市场时吸引了大量消费者。

随着品牌的不断发展,骑行文化在中国逐渐兴起。虽然2009年只有个位数的销量,但如今南宫28在中国的经销店不断增加,消费者对折叠自行车的需求正在攀升。根据最新数据显示,截至2024年3月的12个月里,南宫28销量达84,899辆,同比下降了8%。这部分原因是受到市场竞争加剧的影响。

随着户外运动热潮带来的社交属性愈发提升,消费者对折叠自行车的需求也在增加。即便售价不菲,结合其高颜值和便捷性,南宫28依然获得了众多消费者的青睐。然而,于此同时,国内涌现出不少性价比更高的本土品牌,对南宫28形成了挑战。为了不被边缘化,南宫28或许需要重新审视其制造策略,将部分生产线转移至成本更低的地区。

在2018年时,南宫28在产品上进行了重要的调整,逐渐将产品定位向生活化靠拢,让骑行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。如今,南宫28与多个生活方式品牌合作,组合出更多社交场景。在提高市场影响力的同时,面对国内激烈的竞争,南宫28更应该考虑如何降低生产成本,以适应更广泛的市场需求。

总的来看,经过50年的沉淀与发展,南宫28的确在折叠自行车领域占有一席之地。但品牌若继续实行高价格、高成本的策略,终究会在市场竞争下受到挑战。面对日益增长的中国市场和本土品牌的围攻,南宫28诚然需要探索新的制造和定价模式,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。